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6名学子于6月25日赴安徽省金寨县,开展为期6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行之前,指导老师宋贵杰组织了安全和业务培训。团队成员紧扣“‘五色’赋能金寨”主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活动,以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助力金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红”心向党:血脉传承守初心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团队成员于25日赴金寨红军广场开展纪念活动。金寨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其厚重的红色历史为活动赋予了深刻内涵。全体成员在纪念墙前肃立缅怀,并在现场庄重重温入党誓词。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团队成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革命洗礼,受到了一次沉浸式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立志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挺鹰担当。
“金”辉璀璨:电商开拓惠农路
26日,团队成员走进金寨县乡村振兴农旅体验馆。退伍军人、体验馆经理王汗青介绍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和特色品牌等情况,以及畅谈了其助农初心:“金光闪烁的‘农耕源’公司名称映衬着我的强农惠农富农之创业情怀,希望金色之光能为老百姓带来真金白银,以金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在详细了解企业助农的基本情况之后,团队成员化身“乡村推荐官”,在抖音直播间中以更加自信、更具专业性、更富特色地推介金寨山珍,开辟云端销路,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橙”意暖心:足迹深印振兴途
团队成员赴原重点贫困村大湾村调研,得到了当地村民和村干部的热情接待,感受到了该村的和谐生动、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成员们诚意满满地与老百姓进行零距离、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政策的知晓度、满意度,当地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对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关联度,并走访了村民家中了解收入增收情况。团队成员与村干部探讨“茶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村通过“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等举措实现增收的实践成效显著。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团队成员向村干部提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深化与高校合作,主动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强化旅游发展规划,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拓展农民增收路径”。
“青”霭萦怀:非遗文化显活力
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探访金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项目负责人就蒿子粑粑等特色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活化进行专项交流。双方重点探讨了如何深挖蒿子粑粑等非遗所承载的地域文化内涵,将其文化价值与市场前景相结合,通过产品开发、品牌建设、体验式旅游等多元路径,有效融入当地文旅产业链,从而提升非遗生命力,助力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与文化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绿”荫如盖:生态守护蕴新机
团队成员赴梅山水库开展“绿色”行动,运用旅游规划知识踏勘环境、评估旅游活动对水资源影响及设施与游客行为,思考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路径。30日,团队成员转赴天堂寨调研,深化对“绿色减贫促振兴”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关系的理解。大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的视角思考当地如何更好践行新发展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旅游业,更好地推动“绿山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力金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将红金橙青绿交融的中国式现代化金寨乡村振兴新实践的美好画卷深深根植于心。红色基因是金寨发展的精神内涵与动力源泉,金色产业是金寨发展的强农之基与富民底色,橙色民态是金寨发展的内生力量与根本保障,青色是金寨发展的文化底蕴与魅力特色,绿色是金寨发展的生态根基与优势所在,“五色”交相辉映必将更好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金寨。
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金寨实践的经验转化为学术研究与实践项目,持续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