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87年,历经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等阶段2001年首届GIS(专科)专业招生,2004GIS专业成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2007-2018年地理科学、测绘工程、旅游管理、导航工程等专业相继招生。2017年获批地理学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2020获批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Ⅲ类)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19年获批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0入选城市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省级培育库2021年获评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获批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学院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和战略信息化产业,以学科建设为引领,通过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以雄厚的师资与先进的硬件设施作为办学基础,致力于建设成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学院的典范。

【师资力量】学院在职在岗教职工99人,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6人,博士47人(另有在读博士7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4人,外聘专家5人,柔性引进人员5人(其中教授4人)。现有“双能型”教师48名,其中具有专业(行业)背景的26人,具有工程背景的24人。学院形成了以首席专家、教授、博士、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人才团队。

【专业设置】学院现设置本科专业5个,分别为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导航工程、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先后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首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测绘工程专业先后获批省级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1年)、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3年)、省级(特色)品牌专业(2016年)以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年),并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地理科学(2014年)、旅游管理(2015年)专业分别入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围绕“地信做大、测绘做强、地科做专、导航做精、旅游做特”的专业发展思路,学院致力于一流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建设,力求打造了一个以地理信息科学为核心、其他专业高耦合支撑的高水平专业群。

【学科平台】学院建有地理学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Ⅲ类)。学院建设和发展了一批科研平台安徽省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合肥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是学校首批重点支持的硕士学位建设点

【科学研究】学院在地信楼、土木楼拥有11000平米的实验场地,建有实景地理环境、无人机航摄、激光与雷达干涉测量等1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地理空间大数据超算平台、新一代移动式激光雷达平台、无人机集群系统平台、云协同服务与运算平台、地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平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平台,配备了大容量磁盘阵列、计算刀片、机架式服务器、GNSS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以及各类软硬件设备,设备总值约8600万元。近年来,学院在低空对地智能感知与信息化测绘、多模态时空数据融合与按需信息服务、区域环境遥感调查与应急监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累积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安徽省部级项目80余项,其中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1项;获评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其中“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第一届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赛二等奖。

【人才培养】学院始终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实践”的办学理念,持续强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近五年,学院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GIS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11项,其中国家级57项,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GIS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175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1人获“全球GIS青年学者奖”,6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等国家级表彰,11人获“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等省级表彰。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均在95%以上,且呈现出就业区位好、就业层次高、专业契合度高、用人单位满意率高等特点;历届学生考研在“双一流”等重点院校录取方面均有斩获。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他们中不乏一心为民的政界骄子、驰骋商场的企业精英、成绩卓著的优秀学者、甘为人梯的教育名师,更有无数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如李宗新、王伦澈、何海周、张兵、张志平、李立涛等优秀校友。

【社会服务】学院紧紧围绕实景地理环境的建设与服务,近些年通过持续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助力金寨等20余县区脱贫攻坚,先后承接六安、安庆、蚌埠和滁州等市县的农村宅基地监管系统建设、全域实景三维建模、大数据运维、增减挂钩、房地一体确权和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等社会服务。近五年来累计签约产学研项目3.2亿元,实现到账经费1.2亿余元,给地方政府创收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相关服务成果受到了科学网、光明网和学习强国等平台的特别报道

(更新时间:2023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