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青春向红途・抗战印记大学生寻访团的6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公益讲解活动。地信学院与博物馆共同举行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并无偿捐赠了前期采集的9位抗战老兵口述视频、照片及老兵手印等珍贵史料,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铭记抗战历史。
此次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旨在搭建高校与红色场馆协同育人的长效平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2006年对社会正式开放,拥有6300余件珍贵藏品,抗战类图书4万余册,是江苏省第一座反映南京乃至全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民间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部战区陆军红色教育基地。南京市政协委员、馆长吴先斌与院团委书记、寻访团指导老师李云飞共同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学院始终注重将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双方将以基地为纽带,在志愿讲解、社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大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历史、感悟初心的实践舞台,也为博物馆注入青春力量。
在捐赠仪式上,寻访团成员将精心整理的9位抗战老兵口述视频、照片及老兵手印郑重移交博物馆。这些手印均来自于滁州市各县市区的抗战老兵,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有力,每一枚手印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是抗战历史的鲜活见证。通过影音与影像的结合,生动还原了老兵们在战火中的峥嵘岁月。馆长吴先斌表示,这些史料将丰富馆内收藏,也让老兵精神得以更长久地传承。希望寻访团的同学们弘扬抗战精神,致力于社会进步,做一个有民族大义的人。
为高质量完成此次公益讲解服务,这支充满青春力量的团队充分发挥旅游管理专业优势,将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红色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提前数月投入筹备,逐字逐句打磨讲解词,深入挖掘每件展品背后的历史脉络与英雄故事。活动期间,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专业的素养累计为500人次提供讲解服务,接待对象涵盖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基层群众等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台湾同胞等中华儿女。这群青年学子用志愿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在红色场馆中绽放青春光彩,让不同背景的参观者都能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刻感悟历史厚重、缅怀革命先烈。7月7日当天,寻访团还在博物馆内举行了庄重的微党课和入党宣誓活动。铿锵有力的誓言诠释了传承抗战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决心。
地信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磊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推进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实践。通过共建基地、捐赠史料、志愿讲解等多种形式,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历史的认知,更以青春力量参与到抗战历史的保护与传承中。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红色场馆的合作,让更多青年学生在红色实践中成长成才,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