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五载传薪火,开创地信发展新局面

作者:陈西发布时间:2025-05-17浏览次数:80

时值滁州学院建校75周年之际,聚集“实景三维与时空地理信息智能分析”主题,516地信学院隆重举办地理学科前沿高端学术报告会。学术报告会由地信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江岭主持。

本次活动邀请专家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彭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方,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地理学学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王先彦,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冯永玖,中国地质大学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伦澈。

五位专家围绕信息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学术前沿展开深度分享。彭建教授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科学问题为题,剖析了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的协同路径;陈方研究员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空间观测与评估报告,展示了遥感技术在环境评估中的高精度应用;王先彦教授以雅鲁藏布江为例,阐释溃决洪水对地貌演化的深远影响,为灾害防治提供新视角;冯永玖教授聚焦城市空间遥感监测与时空智能服务,提出智慧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王伦澈教授结合长江流域案例,探讨先进遥感技术如何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凸显产教融合的创新价值。报告内容紧贴国家战略需求,覆盖“数字中国”“双碳目标”等热点议题,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学术报告会后,地信学院就地理信息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Ⅲ)和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申报进行了建设进展汇报,专家们给予了深入研讨和专题指导。专家们一致认为,滁州学院地理学学科信息地理学特色显著、贡献突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成效突出、亮点纷呈,能够有力支撑学校“更大申博”,为我国应用地理学的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本次活动的举办既是滁州学院75周年校庆的学术献礼,更是地信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未来,地信学院锚定学校“更大申博”目标,坚持“立足信息地理,深耕应用地理”办学理念,以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对标晋级和地理信息科学安徽省高校“双特色”建设项目为路径,砥砺奋进“走在前”,逐新向优“往前赶”,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通讯员:曹梦婷;初审:江岭;终审人:白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