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有这样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宿舍——4栋427。代仁豪、黄凯强、姜少坤、郭翰林四位来自天南海北的测绘工程专业学子,以四年的并肩奋斗,共同书写了“宿舍全员考研上岸”的精彩篇章,用实际行动标注青春坐标,以青春精度丈量理想大地。
代仁豪,获2023-2024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2023年“优秀实习生”称号,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
黄凯强,中共党员,获2021-2022学年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2022-2023学年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称号,2023-2024学年荣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考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
姜少坤,心理委员,获2021-2022学年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2022年度校级“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考取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
郭翰林,获2022-2023学年荣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三等奖,考取吉林建筑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
经纬交织绘就青春蓝图,四人齐心校准研途坐标
入学之初,对测绘专业的共同热爱,让性格迥异的四人一拍即合,播下了“全员考研”的种子。沉稳专注的代仁豪、思维敏捷的黄凯强、踏实细致的姜少坤、善于规划的郭翰林,四人性格互补,迅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每日7点的晨读声、夜晚11点前结束自习的约定、周末的集体复盘,还有暑假留校备考的坚持,他们就像精密的“坐标系”,互相校准方向,向着共同的目标稳步前行。
备考期间,427宿舍化身为“移动自习室”。书桌上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和真题试卷,墙上张贴的详细每日计划表,无不彰显着他们的努力与决心。四人还轮流担任“监督员”,彼此督促、共同进步。面对压力,他们用“测绘人不怕误差,只怕放弃”的幽默话语化解焦虑,然后继续埋头刷题。正是这种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让他们在考研之路上越走越稳。
研途干货倾囊相授,秘籍解码上岸密码
四人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各自收获了理想学府的“入场券”。代仁豪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出色的复试表现,成功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黄凯强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绘工程专业录取;姜少坤顺利进入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深造;郭翰林也如愿考上了吉林建筑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研究生。回顾这段考研历程,他们感慨万千。
谈及成功秘诀,四人都认为“目标清晰、方法科学、心态坚韧”是关键。
代仁豪特别强调:“尽早确定研究方向,关注行业前沿动态非常重要,比如北斗卫星和GIS技术应用,复试时这些知识就是你的‘加分利器’。”
黄凯强则着重分享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单枪匹马或许能疾驰一时,但只有团队协作才能行稳致远。多参加测绘技能大赛,在实战中打磨理论,收获远超想象。”
姜少坤聚焦基础学习,提醒道:“测绘基础是考研的根基,吃透课本,反复钻研真题,地基打牢了,高楼才能拔地而起。”
郭翰林分享了备考的平衡之道:“学习不是一场短跑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每周打场篮球,既能释放压力,又能锻炼测绘人必备的体能,为学习续航。”
母校护航铺就研考坦途,测绘四子整装再启新程
“滁州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对于母校,四人满怀感恩。学院组织的考研动员会和学长经验分享会,导师的悉心指导,辅导员的暖心关怀,都为他们的考研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如今,427宿舍的故事暂告段落,但他们与测绘的故事仍在继续。“未来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用测绘人的精度丈量世界,用青春的热度攀登高峰!”这是他们对彼此的约定,也是对母校培养的最好回应。带着在母校积累的知识与力量,代仁豪、黄凯强、姜少坤、郭翰林四位学子将奔赴新的山海,在更广阔的天地间,以测绘人的身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而他们的奋斗故事,也将激励着一届又一届滁院学子勇敢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