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士到硕士:地信学子李志豪“战场”新突围

作者:孟瑶瑶发布时间:2025-04-16浏览次数:10

“每个心怀梦想的青年,都曾在深夜里凝视过星空,渴望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触摸知识的边界,在不懈地攀登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当他一心追梦,选择踏上考研之路时,考研的意义早已超越结果本身。

他是李志豪,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1级地信214班学生,中共党员,曾于东部战区空军某部服役2年,荣获“优秀士兵”“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

李志豪有三次坚定选择,参军入伍、转入地信专业、报考南京大学研究生。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前行的方向,铸就独特的人生轨迹,他用实际行动谱写着动人的青春之歌。

坚定选择参军入伍,谱写成长之歌

进入大学,当很多人还处于迷茫阶段时,李志豪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投身绿色军营。尽管当时,李志豪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并且担任工商管理专业班长,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但他还是想要在部队中磨砺自己。“从小,我就对军人充满崇敬,他们保家卫国的身影深深烙印在我心中。”他说,“我渴望在军队中锻炼自己,用青春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军队对于李志豪而言,是成长的大熔炉。在军队的磨砺中,他深刻领会军人使命,锤炼了坚韧意志与耐力,培养了高度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社会的坚定初心,高标准完成军事任务,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篇章。也是在部队的两年磨炼,他比别人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更能坚持到底。

坚定选择学习地信专业,谱写奋进之歌

保罗·格雷厄姆说:“在大多数领域,与决心相比,天赋被高估了。时间长了,决心就是你的天赋。”寻梦路上,我们总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最多的就是认为你不是这块料。但李志豪用行动证明了坚定选择的意义。

李志豪退役复学后,有一次选专业的机会,他毅然选择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这就意味着重新来过、从头再来。当被问道“你确信,你要转入到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中吗?”李志豪没有丝毫犹豫的回答说:“老师,我坚定地选择地信专业”,从此开启他的第二个选择之路。

进入地信21班级后,李志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地信专业的学习中。当别人只需要修读一学期的课程时,他需要补修完大一学期的所有课程,几乎是专业核心课都集中在这两个学年,如果没有通过考试,他将面临着没有学位证的风险。但他始终保持严谨求学的态度,向老师学习,向同学请教,课堂是他不断求知的地方,图书馆和实验室成了他求索的常驻地。最终以综合测评第一的成绩,赶上甚至赶超班级同学。同时,他不断优化学习状态、强化学业能力、提升学习动能,积极加入地理大数据研究中心(校级平台),在全国测绘大赛荣获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安徽省GIS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项。并以501的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为本科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谱写着奋进之歌。

为了强化班风与学风建设,班主任重新调整班委成员,李志豪被推选出来担任班级团支书。他推出“设定目标、敲定班旗、定格记忆”3项行动,不断提升班级凝聚力,助力班级获评校级2022-2023学年优良学风班、第九届“书香班级”优秀奖、第十届“书香班级”优秀奖。今年,地信214班级考取研究生11人,其中985院校1人、211院校5人。

坚定选择南京大学,谱写追梦之歌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

随着本科学习的深入,李志豪对专业知识的渴望愈发强烈,考研深造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生根发芽。同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对退伍大学生的政策优惠。考研计划单列,对于他来说,是一次很宝贵的机会。选择目标院校时,让他在“情怀驱动”与“理性权衡”之中思考良久,最终,他又一次做出了选择,报考了南京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考研之路布满荆棘,与其贩卖焦虑,不如积累力量一步一步向心中的目标靠近。”李志豪这样认为。“考研的过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每当我感到疲惫不堪想要放弃时,南京大学的校徽都会提醒我: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备考本质是一场精准的“资源配置战”。李志豪认为,首先要深入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与历年真题,明确专业课的考查重点与风格偏好,主动联系上岸学长学姐获取一手资料,避免在无效信息中消耗精力。公共课学习建议站在“巨人肩膀”上前行,借鉴名师的阶段规划,制定个性化方案。

体能管理为持久战储备核心能量。考研是一场需要持续输出的“马拉松”,越到后期越能体会“身体是革命本钱”的深意。他从备考初期就建立了规律的运动习惯,既能缓解久坐疲劳,又能通过多巴胺分泌调节情绪。同时,要注意膳食均衡,拒绝过度熬夜,减少无意义的社交消耗,把精力聚焦在真正重要的目标上。当别人在冲刺阶段被病痛拖慢脚步时,你会发现前期的体能储备正是制胜的隐形优势。

同行者点亮备考之路。他建议寻找1-2位志同道合的研友,可以是每天互相打卡监督的“时间管理搭子”,也可以是每周定期交流专业课难点的“学术伙伴”,更可以是在焦虑崩溃时随时倾听的“情绪树洞”。李志豪他们组建了研学小组,轮流讲解专业课重点,共享最新的资料信息,在图书馆闭馆后的校园里边走边讨论数学错题,那些并肩走过的夜路,最终都化作了照亮前路的星光。

在淬炼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当你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学会与孤独和解,在无数次自我怀疑后依然选择相信,在高压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执行力,这些隐性成长才是最珍贵的收获。那些曾以为熬不过的凌晨,终将成为你回望时云淡风轻的故事。那些反复修改的笔记,终将凝结成通往更高平台的阶梯。最终,让他在考研初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并在复试中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成功被南京大学录取。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也祝愿每一个心怀热忱的追光者,都能在这场与自己的较量中,收获知识的馈赠、心智的成熟,以及对梦想永不褪色的勇气。


通讯员:曹梦婷;初审:孙磊;终审人:白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