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华明明:一位90后村官的成长故事

作者:学通社记者/孔明 发布时间:2013-09-06浏览次数:1099

      90后,大学毕业,你很难把“村官”与他联系在一起。20126月,安徽滁州学院毕业生华明明,通过一系列考核和培训,录取为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王庄村村委副书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王庄村地处泰兴市黄桥镇,由原先的前王村和大王村合并,总人口4500多人,村集体经济薄弱。华明明初来乍到时,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如今的他已跃然成长为成熟稳重村委副书记。

记者几经辗转,来到了他所工作的村委会,他向记者娓娓诉说着他当村官的那些事儿。

 

农村走出来的野孩子

华明明1991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一户普通家庭,是个标准的90后。小时候的他,和大多数孩子一样,下水摸鱼捉螃蟹,爬山上树掏鸟窝。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进入学校学习,小升初,初中到高中,再成功考取大学,一路顺风顺水。

在父母的眼里,华明明算是比较乖巧的,不曾让他们太过操心。有一次,上初中的他,考试发挥失常,从班里名列前茅倒退到十几名,内疚的他以为回家会受到爸妈的责备,但是回到家后爸妈并没有责骂他,反而给了他安慰和鼓励。从此,他也就以一颗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分数的起伏。对于爸妈开明的教育方式,华明明表示十分感激。

华明明从小就是在农村长大的,和农村的感情与生俱来。虽然当时离开村里去滁州上大学只有17岁,但是家乡的风景一直令他魂牵梦萦。老家的水稻、麦子、玉米以及农家院落的各种农用器具对于华明明而言并不陌生。他甚至还很眷恋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村里的老杨树、院里的压水井都会让他细细地品味好长时间。

大学校园里的模范生

2008年的夏天,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华明明收到了皖东第一学府滁州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大学。华明明就读于该校地理信息与旅游管理学院,学的专业是地理科学。

大学里,华明明就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活动。200811月,中国首届农民歌会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滁州市举办。滁州学院面向广大在校学生招募志愿者,当时还在读大一的华明明,通过了志愿者的面试。接下来的培训,他正式成为首批农歌会的志愿者。

学校鼓励大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华明明在2009年暑假和同学组队赴来安县水口镇敬老院关爱老人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期间,他还参加过各类比赛,曾获得首届安徽省GIS大赛“空间建模组”二等奖,“谷歌杯”全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复赛优胜奖等奖项。他认为,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社会,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在学校多参加一些社团,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都会有很好地锻炼。

大学里的优秀表现,使得华明明成为老师和同学眼中的模范生。继200910月获滁州学院三等奖学金后,2010年又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称号。这一期间,他又从中共预备党员成功转为正式党员。

问起为什么会选择走大学生村官这条路,华明明笑着回忆起了往事。那还是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华明明偶然在学校的展板上看到一则关于本校大学生考取村官的公示。当时,他对考到黄山的一位学长印象比较深刻。他觉得当村官也不错,换句时髦的话就是更“接地气”。

萌生了这个念头,华明明就卯足了劲做前期准备。大学生村官侧重对公共基础知识和行政测试能力的考查。一有空,他就去图书馆看书。华明明说,自己学的地理科学专业和村官考察的内容还是有很多相似地方的,所以看起书来并不感觉到吃力,了解到这个领域更多的知识后,越发坚定了走村官之路的决心。

面临多重挑战的村干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27月,华明明顺利地考取了江苏省泰兴市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了黄桥镇王庄村。

来到村里的当天,一大群村民来到村委会围观,都来看看这位年轻的“村委副书记”的模样。这其中,有欣喜的赞叹,也不乏怀疑的目光。

可是对于华明明来说,他没有更多的时间顾虑别人对他的各种看法。他知道,自己来到这里,巨大的挑战正向他慢慢逼近。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村庄,语言是他的第一个挑战。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只留下一些老头老太太,而这些老年人文化水平大都不高,不会讲普通话,华明明说普通话他们也听不懂,所以沟通比较困难。

“刚开始的时候,村民说的话我基本上只能听懂几个字,我说话他们根本听不懂。如果遇到民事纠纷,各说各的,不能达成一致,就感觉特别无助”,华明明苦笑着说道。

对于语言上的障碍,华明明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很多人因为语言不通,就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很少联络别人,华明明却不然。他心想着,自己在村委会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以后和村民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

于是,每每和当地的人说话时,他都会乍起耳朵听,尽量听到他们说的每个字,一边听一边还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努力弄懂他们表达的意思。

“大概一个多月后,我就基本上能听懂这边的地方方言了,但是要我说这边的话还是有点困难的。”华明明自信地说。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和当地居民对答如流了。

带着这份陌生与新鲜感,华明明已经坚忍决绝走上了村官这条坎坷之路。尽管是农民家庭出生,却从来也接触过村务。这对华明明来说才是最大的挑战。

去年腊月,村里有两户人家为了争屋前屋后巴掌大的土地,闹到村委会,要求调解。在村委会办公室两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随后的几天里,华明明就收集证据,上门给人家做思想工作,还给人家讲安庆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在他辛苦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保留一户人家的土地所有权。

类似这样的民事纠纷,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每当解决了这样的事例,华明明就像胸口的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瞬间踏实了许多。华明明说,村干部就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做村民的公证人,不偏不倚。

还有一件令华明明头疼的是,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就是所谓的计划生育罚款。在农村,大都信奉多子多福,“超生”现象时有发生。华明明拿着《计划生育条例》上门给人家做思想工作,告诉户主“超生”是违法的,违法了必然要接受惩罚。华明明说,“上门做工作,碰壁时有发生。居民把家里的门锁起来,故意躲着你,你也没辙。”在他云淡风轻的话语中,没有人知道他经受了怎样的艰难。

每到秋冬季节,秸秆焚烧的现象就屡禁不止。作为村委副书记,华明明每天都要留心,必要时夜里还得巡逻。偶有刁难的村民焚烧秸秆,华明明就苦口婆心的跟人家讲述焚烧秸秆的危害性。另一方面,他坚信,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他查阅相关书籍,获悉秸秆回收加工可以用来发电、作饲料等,于是他又积极主动地联系回收秸秆的商家,希望可以把村民们的秸秆“变废为宝”。

乡亲们眼中的好小伙

华明明在村里面的优秀工作,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的辛勤付出得到了民众的一致赞赏。他与村民的关系也愈加亲密起来。

村里的乡亲都亲切地叫他小华,还有人直接叫他“明明”。他到村里任党支部副书记后,在协助做好村里各项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摸索研究水产养殖,带领乡亲们致富。因事迹突出,201212月, 华明明被评为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王庄村党支部“优秀党员”。

村里工作不好做,尤其对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孩子。上任伊始,他便入户走访,熟悉民情、村情。在他的协助下,村里的街道硬化了,垃圾池修建起来了,到处都是花草树木。村里还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他当起了远程教育管理员,利用这个平台,定期组织村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

村委书记王海斌说,“小华到任后,我多了一个好帮手,我也欣喜地看到这个年轻人举手投足之间,有大学生风范。他为人谦逊诚恳,工作上有什么不懂的就热心请教。我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小伙子。”

从当地村民王大爷的口中记者得知,去年10月份的一天傍晚,村里的一处变压器因线路老化引发大火,华明明得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伙同其他村民将大火扑灭,连晚饭都没顾得及吃。王大爷激动地说,如果这场大火没有及时扑灭的话,可能造成整个村的电路毁坏,损失可达上万元。

“华明明这个小伙子啊,年轻有为,没有“官”架子,和群众们打成一片。得知我身体不好,他还经常来我家串门,找我唠嗑唠嗑。”王大爷对华明明赞不绝口。

今年以来,在王庄村村干部的领导下,村两委会一班人瞄准省级“一星级”康居乡村目标,深入宣传发动,细化责任分工,带领村民紧抓工作进度,实施道路改造和绿化工程,边干边筹资,以实绩赢得民心。至目前,全村墙体出新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0盏,改造路道1200余米,绿化面积近1万平米。

“每天的工作很多,找我的群众也很多,要协调好村里工作与乡里工作的关系,我每天必须坚持在村委会呆5小时,然后要到各家各户走访了解村级动态,更要完成上级领导所交的任务,最后参加各项村级实践活动,争做一名为民做主、为民办事、为民造福的好村官。”

一年多的农村工作,拉近了华明明与老百姓的距离,让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村干部这个岗位虽然平凡,但是华明明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尤其是现在,有了与群众联合创办的致富项目,他要把这项刚刚起步的事业做大、做强,让村里的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村里的经济尽快发展起来。

尽管这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但是华明明相信,只要用心去做,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做好。这对群众而言是一份物质的财富,而对于他来说,则是一种意志的磨砺和资本的积累。我们期待这位年轻的村委副书记在村官这条路上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