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始建于1987年,历经滁州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等阶段。2001年首届GIS(专科)专业招生,2004GIS专业成为学校首批升本专业,2007-2018年地理科学、测绘工程、旅游管理、导航工程等本科专业相继招生,2023年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学院建有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安徽省高峰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全国/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学院秉承思变尚新、务实求真的精神,贯彻落实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信息化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和战略信息化产业,以学科建设为引领,通过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以雄厚的师资与先进的硬件设施作为办学基础,致力于建设成为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学院的典范。

学院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教授9人,副教授29人,博士53人,在读博士6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6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第二批企业科技特派员计划4人,双能型教师48名;行业导师20人,柔性引进人员5人(其中教授4人),专职聘用工程师39人。学院形成了以首席专家、教授、博士、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型学科人才团队。

学院现设置本科专业7个,分别为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地理科学、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先后入选第四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测绘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先后获批省级测绘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级(特色)品牌专业以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专业纳入安徽省一本招生。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专业分别入选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聚焦测绘地理信息类应用型专业特色发展和创新示范,学院致力于一流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内涵建设,力求打造了一个以地理信息科学为核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专业耦合支撑的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建有地理学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和地理学安徽省高峰学科(类)。学院建设和发展了一批科研平台,安徽省信息集成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实验室、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地理信息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滁州市博士创新工作站、合肥市空间地理信息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是学校首批重点支持的硕士学位建设点。

学院拥有11000平米的办公和实验场地,建有实景地理环境、无人机航摄、激光与雷达干涉测量等1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地理空间大数据超算平台、新一代移动式激光雷达平台、无人机集群系统平台、云协同服务与运算平台、地理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平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平台,配备了大容量磁盘阵列、计算刀片、机架式服务器、GNSS、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以及各类软硬件设备,设备总值约8600万元。近年来,学院在低空对地智能感知与信息化测绘、多模态时空数据融合与按需信息服务、区域环境遥感调查与应急监测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累积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近20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其中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1项;获评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9项,其中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实景地理环境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第一届安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赛二等奖。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实践的办学思路,持续强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致力于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近五年,学院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GIS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11项,其中国家级57项,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GIS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奖175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9项;先后涌现出全球GIS青年学者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等先进典型。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均在95%以上,且呈现出就业区位好、就业层次高、专业契合度高、用人单位满意率高等特点;历届学生考研在双一流等重点院校录取方面均有斩获。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他们中不乏一心为民的政界骄子、驰骋商场的企业精英、成绩卓著的优秀学者、甘为人梯的教育名师,更有无数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如李宗新、王伦澈、何海周、张兵、张志平、李立涛等优秀校友。

学院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技术创新,通过技术研发、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助力金寨等20余县区脱贫攻坚,先后承接六安、安庆、蚌埠和滁州等市县的农村宅基地监管系统建设、全域实景三维建模、大数据运维、增减挂钩、房地一体确权和数字孪生平台建设等社会服务。近五年来累计签约产学研项目3.2亿元,实现到账经费1.2亿余元,给地方政府创收建设资金逾300亿元,相关服务成果受到了教育部官网、科学网、光明网和学习强国等媒体的特别报道。

(更新时间:20242月)